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2020-01-17 11:18来源:据说娱乐 分类: 电视收藏

《人生第一次》是一本国民人生图鉴,是一个温暖的记忆储藏站,里面放置着他人的生活图景,和自己的生活回忆。

文|喜力

曾经和一个友人聊天,聊起生活疲惫与苦痛,他觉得我不够懂他。对峙之时,他问出一句,“你有孩子吗?”尚未结婚的我哑口无言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的第一集《出生》有一句话,“没有生过人,还谈什么人生。”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可有些事情,我们尚未经历,或者一辈子都没法经历,难道就不能共情和理解吗?果真如此的话,人与人之间,莫不是注定存在着壁垒与隔阂。

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“菜鸟”,好在,近来有一系列纪录片,能够帮助我们去补足这些还未成行的经历,从出生、成长到工作、结婚,以至退休、患疾、告别。每一个“第一次”都是一道选择题,央视网出品,联手《人间世》团队打造的纪录片《人生第一次》就是十二个关于选择的故事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从“人”的方面,它是一本国民人生图鉴,从“第一次”的视角观众生之貌。从“生活”的方面,它是一个温暖的记忆储藏站,里面放置着他人的生活图景,和自己的生活回忆。

人生第一次

是起点,是初心,也是回望

谈起生日,每个人都是快乐的。那是一年一度,专属于自己的日子。

谈起生产,几乎所有女人都会想到疼痛。

但是若没有一个人的至痛,也就没有另一个人的快乐。

人生第一次与世界相见,必须经历这个由大难到大喜的过程。

现代社会,许多女人因为惧怕生产之痛,而抗拒生育。也有许多的过来人会劝慰道,孩子出生以后,一切的痛苦都烟消云散了。但是所有的女人都几乎曾想过,为什么不能让男人去遭这一次罪?

《人生第一次》的开篇,讨论的就是人生初相见。可并不是从欢喜开始,而是巨大的分娩镇痛。旁白描述着,“这种疼痛,就像是从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,或者有人用尖头皮鞋,不停地踢你的肚子。”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片中那些承受着模拟生产痛苦的男人高喊着,“可以了,真的可以了。”

要生二胎的产妇吴丽辉,申请了让丈夫陪同生产。爸爸得以感同身受着妈妈临盆的疼痛。而我们也能够随着镜头,如同亲历现场般迎接着一个新生的到来。

疼到流泪的吴丽辉,在产房看到丈夫,心中终于踏实下来。可又需要发泄痛苦,便用略带责怪的语气说道,“生第一胎的时候,你就说不生二胎了。”丈夫安慰,“这次肯定不生三胎了。”妻子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生产前的纠结、痛苦,妻子与丈夫间的期待和担忧,全都真实地呈现在镜头中。两人头胎是男孩,想要第二胎凑成一个“好”字。当吴丽辉在用力到接近无意识的时候,胎儿伴着哭声到来。爸爸开心地对妈妈说,“是妹妹。”

“第一次见面,孩子使劲哭,爸妈使劲笑。”

对于没有生产经验的人,可以最真实地看到出生的全貌。开指的痛不欲生,“无痛”后的如至云端,生产的声嘶力竭,和最后孩子诞生后的云开雾散,彩虹盛放,包括刚出生的孩子因为满身是血,像一个“紫色”天使。而对于有过生产经验的人,这一切又在帮她们回溯着过往。

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第一次,也是唯一的一次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他人之事,也能够延展我们的人生。一位因为惧怕疼痛而不愿生产的友人,在看到片中孩子出生的一刻,泣不成声。之后不无感慨地说道,“他们都好乐观啊。”而这种乐观,也让她重新思索关于生育这件事件。

我们得以对世界的多元性有着更深的理解,也便更加包容。对于生活琐碎的真实记录和全面观察,让《人生第一次》能够帮助观众思考自己的生活,为生活找寻出路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除了生产,所有的第一次,都有着相似的情绪。人生在经历每一个第一次时,大多有着不安和悸动。产妇们以剧痛的开指,换来新生的喜悦。产房外等待的父亲们,以踱步掩饰不安。

这些彷徨时刻,我们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,在彼时,也有过铭心的感悟与成长。但是,随着第一次被第二次、第三次,被生活所淹没,那些当时的感触也就渐渐淡漠,还没来得及思索完全,又要仓促地继续向前。

第一期的故事讲述人涂松岩看完片子后,感慨道,“如果当时剧组也能记录下儿子涂一乐出生时的画面,就好了。”这部纪录片用影像记录下主角们珍贵的第一次,同时也是帮助观众寻找初心之旅,提醒人们行至远处时,也要回望来时的路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“人生”是一个浩瀚的课题。它既可以从沧海一粟的广袤视角审视,又能够凝聚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点滴。拆解开来,“人生”的重点,在于人,和生活。生命中的许多重要记忆,回想而言,都是关于“第一次”。

人生有许多个第一次,或者说,人生,无外乎就是由一个个第一次组成的。这也是这部纪录片破解人生之题的巧思所在。

先苦后甜的人生温度

迈过第一次,才能攀登下一个阶梯

如果说第一个故事还算是普遍,圆满的结尾在意料之中的话。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却让人因为难以猜到结尾,而不停揪心着。

36岁的周婷,第一次做妈妈,在产房里待了十多个小时,肚子仍然毫无动静。她突发发烧症状,孩子长期待在子宫里,可能导致感染。已经忍受了开指痛苦的她,最终选择了剖宫产。好在,宝宝顺利诞生。在外面坐立难安的丈夫黄晓敏,终于放下心来。因为来之不易,爸爸说就连爷爷想抱的时候,都会护着她,想要始终抱在自己的怀里。

黄晓敏看到女儿的一刻,眼泪就流了下来。妻子周婷说,他这是自己在给自己压力。《人生第一次》有经历第一次的担忧,和历经第一次后的释然。它的故事都是“先苦后甜”,也正因如此,既真实,又分外温暖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这部纪录片似乎给予观众一种力量和信念,只有当迈出第一次的步伐后,人生才会进阶。

27岁的向爽有着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,怀着双胞胎的她,必须进行手术。手术中她需要经历心脏停跳、体外循环等挑战,而孩子的死亡风险在30%。

忐忑的丈夫,一脸不安,搓着手,紧张地对医生说,“先保大人的生命。”

手术前夜,面对即将经历生死之战的妻子,丈夫表现出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镇定,甚至还不断地想着玩笑逗妻子开心。“他们说要把你绑起来,你知道吗?他们要把你的头固定住,免得你摇来摇去。还有口水。”丈夫夸张地模仿着流口水的声音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当妻子说,做梦梦到《岳阳楼记》中的春和景明一语,决定用来做两个孩子的名字。丈夫又调侃道,“你能不能梦到明天的彩票号码?”

手术当天,妈妈在楼道里一直哭泣。丈夫在旁来回走动,安慰妈妈“你别哭”。当手术成功,向爽被推出手术室,丈夫转过身,向后走了几步,远离人群时,用衣角抹去了自己的泪水。麻醉苏醒后,隔着窗户,闯过鬼门关的妻子向丈夫比了个耶。

这一次只是第一关,这对年轻夫妻还要面临生产的挑战。当双胞胎被抱出产房,丈夫插着腰长舒了一口气,随即紧张地问,“我媳妇呢?”

看到没人回应,又慌张地补了一句,“我媳妇呢?”听到母子平安的时刻,丈夫感叹到,“我下半辈子不干别的了,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。”经历过这些的夫妻俩,不只是从物理形态上成为了父母,而是从精神层面,“一夜成熟。”

产妇忍耐疼痛的艰辛,才能够有“人生初见,春和景明”的浪漫。人生的许多第一次,都要先经历苦痛,但只要挺过去,就终究会有成长的结果。“先苦后甜”是必经的过程。纪录片不是肤浅地展现矛盾,以苦难博眼球,而是寻求温暖世界之道,是一种健康的成长观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国民人生图鉴

冷静、却温暖的人生多棱镜

时下,传播趋势在追求碎片化、快速化、直接化,这股风潮也刮到了纪录片界,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。但是《人生第一次》却有着一种难得的沉静。每一集虽然有故事讲述者,但是他们并不是主角,只是在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。影片的镜头语言、音乐也都十分的克制。

正因为这种沉静和克制,《人生第一次》拥有了真实和现场的质感,成为了一本客观的国民人生图鉴。它不是急着去灌输结论,而是让观众随着镜头语言回到人生第一次的真实状态,和主角一起去经历,去感受,也才更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和深思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之所以可以被称为“国民人生图鉴”,是因为它的多元化。第一集当中,就有顺产产妇、高龄产妇、剖宫产妇、高位产妇等各种不同的形态。这些相似主题的不同故事拼凑起来,呈现出人生的浩瀚之感。

同时,这部纪录片不只是在讲述故事,还是用多棱镜观察社会,折射着社会的现状。第一集里就在讨论无痛分娩、二胎问题、高龄分娩等社会热点问题,用真实的镜头,客观地记录他人的第一次经验,回应着社会的焦虑情绪。

许多人生的第一次,人们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。《人生第一次》的聚焦,发掘人生每一个阶段所面临的课题、转变和感悟,是帮助我们重新梳理人生过程。

《人生第一次》,一部有温度的国民人生图鉴

每一个“第一次”都有着相似的苦痛和快乐,又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情节。看到他者的故事,也能够提醒我们“生活并不在别处”,用他者之经验,活在当下,活好自己。

每一个第一次,都是在翻越人生的一座山丘,唯有步履不停,才能够到达彼岸。而回望那些山丘,恰是人生之路的图景。

第一次,是勇气的开始,是新生的延展。这也是《人生第一次》,给予观众的思索与力量。

  

评论0条评论)

全部评论